廟宇篇

廟宇篇導言

  你知道士林的興起其實和廟宇有關嗎?本篇文章中團隊將透過慈諴宮主委江運永先生以及神農宮祭祀主任簡有慶先生的採訪,向大家一一介紹慈諴宮以及神農宮的歷史背景、名稱由來、神像背後的故事,帶領各位讀者一同認識士林的宮廟文化。

慈諴宮

|慈諴宮的歷史|

  慈諴宮位於臺灣士林區文林路731號,很久以前從美國學校舊址、現在的戲曲中心的位置遷移過來。慈諴宮最初是一座小廟,佔地不大,是由一位名叫何獻堂的捐地者捐獻八十多坪地,並在1796年興建,當年則稱為天后宮。

  到了1859年,因為士林這一地區漳州人居多,如果比較漢人開發的時間,比不上滬尾跟萬華那麼早,在西元1600多年就有漢人移民,明朝末期的時候就來了,士林這邊大概1720幾年左右才有漢人來、當時耕種人數也很少。然後一直到1740年左右人才慢慢開始變多,所以1796年才有足夠多宗教的需求有了媽祖廟。

  1859年,漳州人跟泉州人械鬥地很厲害。慈諴宮裡,有位潘永清先生,他的父親潘宮籌,是位教書的老師,從桃園的八德搬到石牌來教書,擁有十分良好的風評,於是便到芝山巖開了一間私塾也收了不少學生;而當潘永清先生十六歲時,他受到當時北部漳州人領頭板橋林家的賞識(當時的林家是從大溪搬到新莊)便受雇到新莊開辦了私塾,並接受訓練成為軍師;後在1859年回到了士林,成為當時士林漳州人的領頭。

  由於潘家希望兒子能夠赴京去求取功名,所以潘永清便前往福建考取功名,在他離開為時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泉州人便趁此將士林地區攻下,整條街道和宮廟都被燒毀,而後便決定在現址重新建廟。

  當時的新士林這一區沒有什麼住戶,只有圓山飯店底下中山北路的幾戶人家,還有文林路上的零星幾戶而已,可以說新士林這一區是隨著慈諴宮的興起而逐漸繁榮起來。

  從1860年開始,慈諴宮在士林夜市裡現址開始了重建的工程,建廟的曹七合先生,其實整塊宮廟的土地都是他個人捐獻的,由於當時金費不足,初期只能先搭個臨時棚,現在稱作紅壇,也只有一尊媽祖的神像,中間還一度因為沒有足夠經費而停蓋,直至1880年才全部完工,而從興建紅壇開始,這座廟就不再被稱為天后宮,改稱芝蘭宮。工程完工之後,更名為慈諴宮至今。

|慈諴宮名稱由來|

  芝蘭宮的名稱是由士林平埔族的拼音翻譯過來的,當時覺得八芝蘭這個名稱比較好聽,所以在還沒改稱士林以前叫作八芝蘭。當初紅壇用芝蘭宮名稱就是從這邊得名的。士林文風鼎盛,談到北部地區文學風氣之首,就一定會提到「士子如林」的士林,尤其在芝山巖有當時非常有名的私塾,是整個臺北市學問最好的地方,也是因此板橋林家遠道來延請老師。

  談起慈諴宮這個名稱,慈諴宮主委說這個「諴」字是相當有學問的,也有三種說法。其一包含「誠」的意思,表「誠懇」。其二的意思就是「融合」、「調和」的意思。因為從前漳州人跟泉州人械鬥時常弄到地方不安寧,所以希望族群能夠融合。其三,因為媽祖的名字叫林默良,她小時候都不講話、不開口說話就叫作緘默,緘是糸字旁,因為不開口就把它改成言,意指「少言、不多言、靜默」之意,這也是一種說法。

|慈諴宮的鐳金媽祖神像|

  慈諴宮大約於光緒年間落成,當初的鎮殿媽祖神像,外表看起來是以泥塑方式捏塑,整尊媽祖外觀是黑的,這是民國58年由黃龜理大師做的那個神龕常日受到爐子熏陶所致,卻不曉得媽祖像原本是金面的;要知道,在清朝將神像鑲金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官方的允許,或有半官方的身份,才可以裝飾金面。

  而後發現神像是鐳金的源起約莫是十幾年前,發現神像底部有一點傾斜,委員會開會決議修復,修護過程中,驚訝的發現神像是使用鐳金技術製作的,原本的泥塑神像實際上貼金箔的,鐳金是一種特殊的工藝,通過將金粉粘附在物體表面,呈現出金色的效果,修護後媽祖神像原本的金色外表便重新顯現了出來。 

|慈諴宮的神明|

  慈諴宮內供奉多尊神像,但原有三尊主神,除了媽祖、還有土地公以及廣澤尊王,左邊是福正堂裡面則是福德正神,另一個是城隍老爺。來慈諴宮拜拜並沒有什麼特殊禁忌,和每個宮廟的要求都一樣,莊嚴、服裝整齊、行為端正,以及虔誠的心即可。

(慈諴宮主委 江運永先生)

神農宮

|神農宮的歷史|

  就士林歷史而言,神農宮是士林地區最早的廟宇,中國人每到一個地方開墾時,就會建立一個信仰中心,通常會先向當地的土地神表示敬意,希望這些神明能夠守護這片土地,也讓開墾的過程能夠平安順利。因此,神農宮最開始是祭祀福德正神土地公,而現在的位置並不是原址,而是在靠近基隆河邊,也印證早期開墾時都是從河邊地方起源。

  士林以前也叫做下樹林,範圍比較大,包括到新光醫院、士林夜市附近。神農宮的位置一般被認為在昔日的新光紡織一帶;中正路上有士林行政中心,附近有一條巷弄就叫做下樹林街,現在所講的下樹林就只指這個地方。但實際上,包括現在夜市附近,士林人所稱的新街,以前也稱作下樹林。 

  談起宮廟的搬遷,約在兩百八十多年前,乾隆六年,士林地區發生了一次水患,導致神農宮被沖毀。現在稱作舊街、而當時稱作芝蘭街的地方,開始有漳州先民來開拓,而這些先民擔心,如果在原地重建廟宇,下次水患時可能會再次被沖毀,因此決定搬遷至神農宮的現址。

  嘉慶年間,神農宮的建築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因早期土地公廟的建築外觀不允許「燕尾翹脊」的設計,因這種建築風格被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而土地公在神界屬於基層的神明,類似於地方社區的小官。當時信眾擔心來台灣訪視的大官,會對土地公廟的建築風格提出異議,而面臨拆除的危機,因此請神農大帝成為主神,並將廟宇更名為神農宮。

  不過在乾隆五十七年,保存在神農宮的最早的《芝蘭廟碑記》石碑中提到「福德先農諸聖神」。這裡的「先農」指的就是神農,這表明早期土地公廟可能就已經有配祀神農,然而由於水患沖毀了原來的廟宇,在重建的過程中基於經費,所以先只把土地公恢復回來,沒辦法在同一時間重塑其他神明,到了嘉慶年間,剛好遇上此事件,神農大帝才正式成為主神。

|參拜須注意的地方|

  參拜神農宮並沒有什麼禁忌,但講到祭祀的禮俗,民眾通常就是祭拜水果,而禮數最大則是三牲,現代人為求方便大多選擇餅乾和飲料等供品。有的民眾會拿便當拜神明,這是不恰當的,通常這類熟食會拿來拜好兄弟、地基主、祖先等。因神明被視為超凡神聖的存在,無法直接食用人類日常的食物。而拜白米也是很奇怪,我們會直接拿生米拜好兄弟,但對神明不會。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傳統上絕對不能供奉牛肉給神明及祖先。至於泡麵和米飯等供品,一般來說被視為普度時容易準備的供品。我們認為白米可以轉化成千萬種食物,所以在普渡時經常會供奉。有時候法師會灑米,不會灑很多,而這個動作就是將其幻化成更多的米來施予給那些好兄弟。

|神農宮的改變|

  神農宮在民國七十八年進行改建時,原先的廟宇並沒有二樓,且當時一樓的鎮店是木造的,後來發現主樑已腐朽而進行施工,最初的計劃只是進行一些維修工作,而後則改建為兩層樓的水泥建築。

  隨著建築的改變,祭祀空間也隨之擴充,原本神農和土地公是同一個神龕,但現在變成了兩層,就決定讓神農大帝前去二樓,因為在神明之間,較高的神格必須位在較高的位置,於是廟宇改建之後,神龕變成有了上下之分。

  近年神農宮的古蹟維修,開始正式動工時,恰巧遇上神農宮成立兩百八十週年慶典,為了不影響慶典,先開始了二樓的改建工程,因而暫且將二樓的神明請到一樓。神農大帝被安排回廟宇還沒有改建時同樣的位置,這啟發了董事長的想法,決定製作一尊新的神農大帝,原本的神農大帝在工程完成後居於一樓,而新的則置在二樓。因此改建完成後,一二樓都將奉祀神農大帝,不再區分一樓和二樓,原先的土地公則與一樓的神農大帝同龕。

  在神農宮中,神農大帝的形象有兩種,一種是紅面,以紀念祂對農業的貢獻,因為祂確保了人們的溫飽,所以臉色紅潤;另一種是黑面,象徵祂在嘗試百草時全身中毒而變黑。因此,二樓的神農大帝是黑臉,而原來紅面的則供奉於一樓。

|神農宮的傳奇故事|

  神農宮還有尊重要的神明「張天師」。原先神農宮並未供奉這尊神明,在六十二年前一位名叫方一男的居民,曾在台中圳堵附近的軍營當兵,從前交通不便,休假時他並沒有回家,而是至附近的一間廟宇(朝清宮)當義工,那間廟供奉著張天師。

  據說他服完兵役退伍後,某天突然起乩,張天師附身在他身上,表示要前來士林。當時士林的人對這個廟宇並不熟悉,他們前去該廟擲筊請示後,得知張天師確實要前來,當時並沒有請神像,而是包祂的香火,即是包香爐裡的香灰,那也被認為是神明的靈力。拿香爐的香灰回來後,自行刻了一尊張天師的神像,但這尊神像最後並未供奉在神農宮。

  方一男隨後成為張天師的代言人,北臺灣問神的習慣是去廟宇請神像,再找乩童到家中問事,士林的慈諴宮也有這樣的習俗。信徒會選擇一位他們信任的人到家中起乩。當有人生病、遇到疑難雜症或遺失重要物品時,求助於張天師都獲得幫助,因此信徒很多,甚至有從基隆聞名而前來士林的。以前神農宮每年農曆三月現在改為五月,都會前往圳堵朝清宮進香,這也是神農廟石碑上寫著圳堵進香的原因,也進而影響到士林其他廟宇,如:芝山巖的惠濟宮和士林的慈諴宮,士林三大廟都開始供奉張天師。

|神農宮對士林的意義|

  士林現今被視為商業繁榮發達的地方,擁有熱鬧的市集和夜市,但早期的士林基本上是以農業為主要產業,這其實可以從早期的土地公廟和祭拜神農大帝看出來,因土地公和神農大帝皆是農業的守護神,士林在先民來開墾的過程當中,都是以神農大帝為主要的信仰。

  神農宮的遷建可以追溯到乾隆六年,十多年後,芝山巖惠濟宮也建立,當時漳州人來此開墾,故以拜開漳聖王為主。隨著這條街道發展成商業交易中心,吸引了人們前來購買農產品和生活必需品,除了陸運外,也需要倚靠河運來供應。因此為了祈求航運的平安,天后宮(慈諴宮前身)因應而生。

  由於漳泉械鬥的影響,芝蘭街和天后宮都被縱火焚毀,而後才搬遷到現今夜市的位置,在當時稱為下樹林的地方,後來才重新建立新街。原來的芝蘭街還是有一些人回來重建家園,才被稱為舊街。

|神農宮的角色|

  過去的廟宇是政治、經濟和教育三位一體的存在,但現在的廟它則是信仰的中心。早期的廟宇甚至設有學校,例如,慈諴宮在日治時期的廂房曾作為士林國小八芝蘭公學校的分教室,而神農宮也設有幼兒園。通常會利用廂房的空間,因為以前的念書的人沒有那麼多,就會利用這個空間學習。但隨著社會功能的改變,這種實踐逐漸減少。政府在不同領域設立了相應的機構,如教育、衛生和警察局,取代了廟宇的角色。政府也一直強調節約、破除迷信等觀念,進一步改變了廟宇在社會中的地位。神農宮也曾有利用廟宇的空間,開設書法班、日語班。近年也有搭配慈悲關懷社區,與聯合醫院開設醫療知識的講座、以及每個月一次的老人共餐。

|神農宮對士林居民的影響|

  神農宮對於士林地區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居民,還涵蓋了周邊商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神農宮的董事長何逸松,也是士林捷運商圈創意發展協會的創辦人,在擔任里長的期間,積極推動了這一商圈的發展。起初,士林捷運一號出口區域繁忙,擁有眾多店鋪,但對面的舊佳里地區卻相對冷清,這一現象讓他感到不解。他開始思考為什麼商家不擴展到這個地區,而這也可能與捷運的相關限制有關。

  為解決這個問題,何董事長借助自身里長身份,與地方議員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提出在捷運一號出口對面的舊佳里地區舉辦市集,以促進商業活動的擴展。隨著捷運支線的動工,市集不得不暫停。但這一舉措也已為地區帶來改變。

  淡水線是用以前的北淡線鐵路改的,以前的房子都是背對鐵道的,而市集的舉辦讓有些人將他們的房屋後面改建成店鋪,以迎合商圈的需求。此外,士林捷運商圈創意發展協會也與周邊的店家合作,提供餐點等服務,舉辦包括「神農文化季」和「年初點燈儀式」等等,神農宮也會發送摸彩卷和消費券,可以在合作店家消費,有助於加強商圈聯繫,促進士林經濟的發展。

(神農宮祭祀主任 簡有慶老師)

東吳日文系USR團隊。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